第一阶段 PREEvision基本功能使用 |
1. E/E架构开发流程及工具介绍 |
目标: |
了解系统级电子电器架构开发的流程及相应工具 |
内容: |
何为架构开发;E/E架构开发涉及的方面;E/E架构开发流程;传统E/E架构开发手段面临的挑战;基于模型的E/E架构开发手段和工具 |
|
|
2. 软件基本操作 |
目标: |
掌握PREEvision工具的基本操作 |
内容: |
软件界面功能划分;软件各功能操作;软件操作技巧;创建基本工程文件例程;导入标准模型素材库 |
|
|
3. 电子电器系统架构的分层开发 |
目标: |
掌握E/E架构开发相关的软件功能 |
内容: |
以车身舒适系统的后视镜控制功能为例,从需求层、功能层、网络层、原理层、线束层到最终的拓扑层,逐层进行分解设计,并最终构成完整的架构描述模型 |
|
|
4. 模型评估及报告生成的功能介绍 |
目标: |
初步掌握软件提供的模型评估及报告生成功能; |
内容: |
介绍模型评估功能;以总线负载率统计和线束成本分析为例,演示模型评估功能;介绍报告生成功能;将已开发的车身舒适系统的架构信息生成报告 |
|
第二阶段 PREEvision高级使用Ⅰ |
1. E/E架构开发流程深度介绍 |
目标: |
系统级电子电器架构开发的流程中一些深入细节的介绍 |
内容: |
何为E/E架构开发;E/E架构开发涉及的方面;E/E架构开发流程 |
|
|
2. 多种工程文件的导入\导出 |
目标: |
在架构开发过程中使用已有的外部工程文件设计E/E架构 |
内容: |
EEA模型文件的导入\导出;XLS需求文件的导入\导出;DBC或FIBEX网络描述文件的导入\导出;AUTOSAR描述文件的导入\导出; KBL线束文件的导入\导出;应用导入的文件于架构设计 |
|
|
3. 规则模型使用介绍 |
目标: |
了解模型查询规则、一致性检测规则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|
内容: |
创建模型查询规则,使用模型查询规则检索架构中特定的元素;应用一致性规则检测模型开发中的不一致性;介绍衍生规则在变型管理中应用 |
4. 评估算法开发及架构评估 |
目标: |
了解评估计算的基本原理 |
内容: |
介绍评估开发实例;应用已有的评估算法对架构模型进行评价(评估E/E架构的总线负载率、开发成本、重量等) |
|
|
5. 报告模板设计 |
目标: |
了解自动报告生成原理,根据评估计算结果、模型查询、EEA架构等自动生成结果报告 |
内容: |
自动报告模板的创建;报告中静态元素的创建;动态元素的创建;根据自动报可动态跟踪E/E架构设计的变更 |
|
|
6. 基于数据库的开发 |
目标: |
了解团队协作开发方法,能够基于数据库进行模型开发 |
内容: |
在数据库中建立工程文件;登录并对数据库中的工程文件进行搭建;查询模型历史信息 |
|
|
7. 其余高级功能介绍 |
目标: |
PREEvision其余高级功能介绍 |
内容: |
角色与权限管理功能介绍;变型管理功能介绍;模型复用功能介绍;模型比较功能介绍; Label与Object显示的设置介绍 |
|
第三阶段 PREEvision高级使用Ⅱ |
1. 角色与权限管理 |
目标: |
在团队开发的过程中,分配员工的不同权限;不同的人员能够看到不同项目文件、不同项目元素;不同的人员对不同的项目文件、不同的项目元素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|
内容: |
多用户操作的使用介绍;角色与权限管理功能使用介绍;搭建权限管理模型 |
|
|
2. 变型管理功能 |
目标: |
通过变型管理实现同一开发平台下,不同功能实现形式及不同配置车型的统一管理 |
内容: |
了解150%模型的概念;了解架构变型的概念;创建变型结构(技术变型、配置变型);搭建架构变型实例;使用变型衍生规则 |
|
|
3. 模型比较功能 |
目标: |
通过模型比较,比较不同E/E架构元素与图像的差异;比较不同版本架构的不同 |
内容: |
模型比较功能;比较两个模型的元素与图像;相同元素不同版本的比较 |
|
|
4. 其余高级功能 |
目标: |
模型复用功能介绍;Label与Object显示的设置介绍 |
内容: |
模型复用功能介绍; 复用模型的添加;复用模型的取消与删除;
通过Label的属性设置,对元素使用不同的Label显示不同属性状态 |
|
第四阶段 CANalyzer功能使用 |
1. 通过CANdb++进行数据解析 |
目标: |
通过CANdb++解析CAN网络数据 |
内容: |
使用CANdb++定义CAN网络数据库,包括网络节点、报文、信号、报文和信号的映射关系,物理信号和总线信号的转换公式以及相关练习 |
|
|
2. CANalyzer介绍 |
目标: |
理解CANalyzer在CAN总线测量和分析中的作用 |
内容: |
CANalyzer组件介绍,硬件配置、测量设置、测量窗口和功能模块概述 |
|
|
3. CANalyzer用于总线测量、评估 |
目标: |
使用CANalyzer对CAN总线进行测量和分析 |
内容: |
窗口和功能模块的配置,通信跟踪,信号显示,报文频率统计,总线负载率统计,动态信号图形化显示和分析,练习 |
|
|
4. 总线激励 |
目标: |
掌握使用CANalyzer向总线发送报文的方法 |
内容: |
信号发生模块,(交互式)信号发生模块,CAPL模块和回放模块,练习 |
|
|
5. 数据记录和离线分析 |
目标: |
掌握测量过程的数据记录功能和对数据进行离线分析的方法 |
内容: |
记录总线通讯数据并用于离线分析,触发条件的使用和数据的离线分析,练习 |
|
|
6. CANalyzer的使用技巧 |
目标: |
掌握CANalyzer的一些使用技巧 |
内容: |
内部程序结构,CANalyzer的配置,性能优化,快捷键等 |
|
|
7. CANalyzer实际系统测试演示 |
目标: |
使用CANalyzer对实际CAN总线系统能够进行测量和分析 |
内容: |
连接方法,数据测量和分析,数据解析,数据记录,数据回放等 |
|
第五阶段 CANape功能使用 |
1. 标定综述 |
目标: |
了解标定的基础知识,框架结构 |
内容: |
介绍标定流程的基本知识,标定的不同方式,标定各模块介绍及解决方案 |
|
|
2. CCP协议 |
目标: |
了解CCP协议,标定原理 |
内容: |
介绍CCP协议发展背景、CCP协议概述、Seed&Key原理、DAQ测量模式、CCP各命令的格式与工作模式 |
|
|
3. A2L文件的创建 |
目标: |
掌握标定数据库A2L文件的创建、修改 |
内容: |
介绍A2L文件与MAP文件之间的关联、通过MAP文件向A2L文件中添加标定与测量量、设置原始值与物理值的转换关系等 |
|
|
4. 标定和测量功能 |
目标: |
掌握CANape测量和标定功能的使用 |
内容: |
CANape的标定与测量设备的配置与连接,测量配置窗口的设置,标定窗口设置,测量窗口设置,曲线与MAP的测量与标定 |
|
|
5. 记录与回放 |
目标: |
掌握CANape的数据记录和回放功能 |
内容: |
记录功能,记录的触发功能,信号的回放与分析功能 |
|
|
6. MCD功能 |
目标: |
掌握标定数据管理功能 |
内容: |
MCD功能介绍, 标定数据比较,不同版本标定数据的合并 |
|
|
7. CCP源码集成 |
目标: |
理解ECU内部CCP源码集成过程 |
内容: |
CCP源码结构、集成流程、集成方法 |
|